欢迎光临米乐棋牌
米乐棋牌 米乐棋牌手机官网版 米乐m6棋牌官网
返回列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4个项目 42人都是孝义的“宝贝”!
发布时间:2024-04-23 14:00:33  来源:米乐棋牌 分享至:

  2009年以来,我市依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形成2020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根据申报公布程序,现将“2020年度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向社会公示(简介附后),公示期20天(截止日期2020年9月22日),如有异议,请向孝义市文化和旅游局反映,我们将认真落实、负责解释。

  陈式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创始人是陈氏第九世陈王廷。陈王廷依据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结合易学中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但一直不外传。直至陈发科先生 1928 年受邀进京授拳,这一古老拳种方使外界所认识。

  1930 年,洪均生拜陈发科先生为师。1956 年,遵照师意,将推手中巧拿精化的实用击法融入套路中,并著有《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式太极拳得到创造发展,洪均生先生称之为“何意千锺百炼钢,化为缠丝绕指柔”。正因如此,有人将洪均生先生所传陈式太极拳称为“陈式洪派太极拳”,但其本质仍为陈式太极拳。1970 年初,李恩久拜洪均生先生为师学拳;1996 年,刘义军拜李恩久先生为师学拳;田祥赟 2010 年随刘义军先生学习陈式太极拳,2015 年正式拜刘义军先生为师。

  陈式太极拳整体套路以缠丝劲为核心,手法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八法;步法有前进、后退二法;眼法有左顾、右盼二法;身法为中正一法。本拳有十二项要求:意识集中、呼吸自然、圆裆松胯、虚实分明、轻灵圆活、节节贯穿、节节相随、节节相催、螺旋缠丝、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不空谈意和气;十六字要领: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缠绕折叠、松活弹抖。陈式太极拳整体套路既符合生理方面的经络学说,又符合哲学和力学原理,处处体现出对立统一的法则,是一门高深、奥妙的武学技艺。

  2014 年,陈式太极拳由田祥赟先生传入孝义市,习练者积极踊跃,但大多为强身健体而学,仔细钻研本拳种拳理拳法者甚少,注重武德素养者更是凤毛麟角。因此,选德才兼备的传承人面临很大的实际困难,而优秀的传承人是保护、传承这一文化遗产的关键因素。

  目前,孝义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不仅在人民广场、崇义园、醉月楼传授和讲解陈式太极拳,而且在孝义市贾家庄小学建立了训练基地,统一制定训练内容、方法和规则,分别配备教练员带领会员和感兴趣的民众进行演练。

  竹马舞又称“跑竹马”、“竹马”,起源于儿童把竹竿当马骑的游戏,产生年代大约始于东汉,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汉代的郭汲在并州任职时,在一次巡查诸郡,来到了河西郡的美稷,有很多少年儿童骑着竹马列队来欢迎他。《后汉书·郭汲传》载:“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儿童数百,各骑竹马,于道次迎拜。”唐代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曰:“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到了宋代,竹马已发展成一种庆祝丰年,祭祀神灵的民间社火。《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已有“男女竹马”、“小儿竹马”等多种风格的跑竹马娱乐活动。据老艺人代代相传,孝义在明代中叶就有了“竹马”这项活动。《孝义县志》对孝义竹马舞有记载。

  孝义竹马是用竹条扎成骨架,马体用布、绸、平绒等来装饰,系在舞者腰间,如骑马状。马头能上下、左右移动,马鞭如同戏曲中的马鞭。孝义的竹马舞,风格古朴,场面壮观。舞者可以是少男少女,也可以是壮年男女。可以着舞蹈服装,也可以着戏曲服装,舞者从30多人到上百人不等。表演者一手挽缰,一手执鞭,表演疾驰、徐行、跳跃、上山、下山、过河等。套路有“跑圆圈”、“跑八字”、“二龙出水”、“蒜辫子”、“陷坑冲窜”、“拢马缓行”等。伴奏乐器有鼓、锣、钹、笙、唢呐等。

  竹马舞起源于汉代,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孝义在明代就有了竹马舞,具有历史价值;孝义竹马舞成为孝义民风民俗的一种文化,寄予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具有文化价值;孝义竹马舞形式独特,风格古朴,场面壮观,具有观赏与娱乐价值;孝义竹马舞有健美、健身作用,具有健身的价值;还有整合民间人际关系的价值等。

  历史上,孝义盛产荞麦,荞面自然成了孝义人民餐桌上营养丰富的食物。孝义民谣:孝义碗脱子,一吃一圪及没说的。说明人们吃了孝义荞面碗团觉着美味可口,没啥说的。孝义荞面碗脱子,也称碗团",是孝义独特的风味小吃。孝义荞面碗团的传统制作技艺起源于元代。元朝建立后,为防止汉人造反,统治者把家家户户的切菜刀都收缴起来,只允许十几家共用一把菜刀,造成了人们做饭很不方便的格局。于是人们逐渐研究出吃荞面的两种方法,一是荞面圪朵儿,二是荞面碗团。碗脱子不用刀切,人们用小竹片把碗内的碗团划成小块来食。

  制作正宗的荞面碗团,用料讲究,工艺精细,主要制作工序是:选用上好的荞麦,用温水淘洗干净,晾干后用磨脱皮,拿到细磨上去磨,用细箩筛面;用荞面淀粉和20至30度的温水和面;和面时掌握好面和水的比例,放入适量食盐;揉面时不断加水,待揉到能用手压开面时盖住醒面;夏天醒20至30分钟,冬天约醒一小时;再边揉面边加水,变成糊浆时用木棒朝一个方向加水搅动;稀释到能在勺子或碗边挂住为宜;入碗上锅蒸熬,掌握火候和时间是关键,火要旺,约蒸20分钟;糊浆蒸熟后,用木棒朝一个方向快速搅动,搅至劲道,摊贴在碗内,置于阴凉处冷却。

  孝义荞面碗团传统制作技艺,经七百多年的发展传承,慢慢的变成了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具有历史价值。需要有悟性和实践经验才能掌握,十几道工序的技巧性很丰富,具有科学价值。

  它根植于孝义本土,是孝义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操作中总结出的智慧结晶,是宝贵的饮食文化,具有文化价值。碗团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有明显的降血脂、血糖和胆固醇的功效,具有保健价值。

  梧桐长山药是孝义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之一。梧桐长山药的栽培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先秦古籍《山海经》有关于“景山多薯蓣”的描述。就是指吕梁山梧桐一带产有山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战国时期魏将吴起在梧桐屯兵镇守西河,因这里有山药种植,为弥补粮草不足,吴起带领士兵并动员乡民广种山药。中国农业大学赵冰博士著的《山药栽培新术》中载,“梧桐长山药,原为山西省孝义市梧桐乡地方品种”,黄文华编著的《山药无公害标准化栽培》中我国主要山药栽培区域一节中提到“梧桐长山药是华北地区主要种品之一”,《孝义县志》记载,“梧桐的山药,蔚屯的蒜最为著名”。

  形成梧桐长山药独特品质的重要的因素有二:一是土壤条件好。梧桐一带土壤属汾河二级阶地,褐土,即红泥土,是胶泥地,以洪水冲积土为主,并吸纳了吕梁山岩溶地貌给雨水冲刷渗透而来的矿质成分,特别适应山药的生长。二是梧桐长山药的栽培技艺自成体系。当年秋收后挖壕,把阴土翻出来经冬晒阳。第二年开春后把阴土翻入壕沟,挖壕沟二尺多深,大水漫灌。待地温回升,整畦,摆秧子,覆土,搂畦和一天出苗,40—50天出苗后扎架,蔓子长到一米多长时绕道架上,经常锄地,拔杂草。立夏时浇水一次,入伏后每伏浇水一次,中秋节后再浇水一次,霜降后掘地而取。

  梧桐长山药的主要品种黑毛稍,比较细长,表皮深褐色,粘液多,黏丝不断,久煮不散,味香微甜,口感特好,可药食兼用。味甘性平,有健脾,补肺,固肾,滋脑,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等功效。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享誉全国。

  梧桐长山药的种植,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梧桐长山药的栽培技艺,凝聚了一代代先人的智慧和经验。但是,从事这一行又苦又累,原来从事这一行的人转干它业,许多年轻人不愿去学,外出打工,造成人才短缺。

  董雪丹,女,1991年11月出生,大专文化程度,山西省孝义市中阳楼街道东关村人。

  2016年3月,开始有效学习皮影表演和制作。期间师从侯孝娥、武兴老师学习皮影戏。

  2017年12月,参加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

  2018年1月,参与“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孝义皮影木偶戏文艺巡演。

  2018年2月,参与市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皮影戏文艺巡演、“共享新时代 舞动中国梦”孝义市群众文化艺术精品展演。

  2018年11月,参与“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孝义皮影戏艺术人才培训”。

  2019年1月,参与“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孝义皮影木偶戏新春文艺巡演。

  郭伟伟,男,1987年9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山西省孝义市高阳镇仁义村人。毕业于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毕业后师从李世伟老师学习孝义皮影雕刻。

  2007年,为上海木偶艺术剧院复制了明代孝义皮影人物形象、坐骑形象、捎子形象等,总计30余件。

  2015年——2016年,制作皮影作品 《富贵有余》《和谐盛世》,分别获得了“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优秀奖和铜奖。

  2017年,与北京盛唐思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编辑出版非遗教材《皮影戏》一书,目前这本书已在北京市赵登禹学校投入使用。

  2018年5月,在“中国梦·劳动美——寻找孝义工匠”活动中被授予“孝义工匠”荣誉称号。

  目前,独立完成大型舞台剧《义虎传奇》、大型古装戏《锯树留邻》、电影《电影鼻祖·卢米埃尔兄弟》等作品中多种人物形象的设计与雕刻、涂色等工作,攻克了超大假山牛皮拼接等难题。

  程丹,女,1990年11月出生,大专文化程度,山西省孝义市南阳乡南阳村人。201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商务管理学院。

  2016年3月,在孝义市文化馆皮影戏培训班学习皮影表演与制作。期间,先后跟随侯孝娥老师、武兴老师学习皮影表演并参与演出。

  2018年1月,参与“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孝义皮影木偶戏乡镇、社区巡演。

  2018年2月,参与孝义市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文艺巡演、“共享新时代 舞动中国梦”孝义市群众文化艺术精品展演。

  2019年1月,参与“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孝义皮影木偶戏新春文艺巡演。

  2019年3月,参加市文化馆组织的文化志愿者走进孝义市特殊学校开展学雷锋献爱心文化志愿活动。

  2019年4月,参与市文化馆进新乐幼儿园非遗传承基地社会实践活动,为小朋友们表演皮影戏。

  武星岩,女,1993年6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孝义市新义街道贾家庄村人。2015年6月毕业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同年7月进入市文化馆加入志愿者。

  2018年2月,参与市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皮影木偶戏下乡文艺巡演、“共享新时代 舞动中国梦”孝义市群众文化艺术精品展演文化馆非遗专场。

  2018年5月,跟随国家级皮影艺术大师刘立新老师学习皮影表演,并参与皮影戏《白毛女》《核桃情》的排练。

  2018年11月,参加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孝义皮影戏艺术人才培训项目班,学习皮影雕刻。

  2019年1月,参与“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孝义皮影木偶戏新春文艺巡演。

  宋冬林,女,1966年7月出生,山西省孝义市贾家庄村人。师从国家级传承人李世伟老师学习皮影造型的设计与雕刻。

  2010年3月,加入了贾家庄村成立的皮影雕刻学习班,多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皮影雕刻展示。现在市三皇圣殿旅游有限公司皮影工作室从事皮影雕刻、着色、组装等工作。

  2015年3月,作品《吉祥如意》在吕梁市妇女手工才艺大赛中荣获雕刻类优秀奖。

  2000年,师承于国家级孝义皮影戏传承人梁全民、李世维老师学习皮影的雕刻与表演。

  2012年11月,被吕梁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一届“吕梁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18年4月,《山西工人报》专题报道“匠心筑梦寻访三晋工匠—胡发伟飞刀皮影成戏”。

  2018年10月,被太原理工大学聘请为“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同年被聘为国家艺术基金、孝义皮影戏艺术人才教育培训项目客座教授。

  朱文,男,中国员,1964年6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孝义市下栅乡下栅村人。学校毕业后跟随父亲朱景义学习孝义皮影的雕刻、制作、表演等。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市博物馆馆长,获第二批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先后排练上演了孝义传统皮影戏《收五毒》《龙宫》《桃花计》《祝家庄》等。创作了《猴子捞月》《负荆请罪》《皮影与锣鼓》《皮影与呐喊》《阿凡提》等现代皮影戏。

  2009年,开始将孝义皮影雕刻艺术运用到全国工艺装饰,创作了花鸟《四美图》、人物《四美图》、《西厢记》等大量皮影工艺作品,并获得国家、省市等奖项。

  师承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世伟老师从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孝义皮影的雕刻及皮影戏的表演。

  2017年5月,参加孝义市第十二届三皇文化节皮影雕刻作品展荣获“二等奖”。

  2017年12月,参加青龙古镇举办的首届新春灯会皮影戏表演,深受群众欢迎。

  2018年7月,为金种子幼儿园师生表演皮影戏《龟与鹤》。同年参加在太谷农业大学创业大学生雕刻创作皮影作品《丹顶鹤戏水》获得银奖。

  2010年8月,进入三皇庙景区皮影雕刻工作室,跟随国家级传承人李世伟老师从事皮影制作及皮影表演工作。

  程爱爱,女,1980年4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山西省孝义市中阳楼街道新庄村人。

  1999年7月,毕业于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戏曲表演系。现于市碗碗腔剧团工作。国家三级演员,孝义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师承“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碗碗腔表演艺术家张建琴为师,学习碗碗腔表演艺术。

  2003年6月,参加碗碗腔现代戏《酸枣坡》演出,获得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2012年11月,参加碗碗腔新编历史剧《锯树留邻》演出,该剧获得市“五个一工程”奖。

  擅演剧目有《花中君子》《状元与乞丐》《逼婚记》《福寿镜》等。多次代表剧团参加过国家、省地市的各种演出活动。并常年开展戏曲进校园培训活动。

  殷宏杰,男,1979年12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山西省五台县豆村镇西营村人。

  1999年7月,毕业于于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跟随我省晋胡教育家、省戏剧职业学院高级讲师陈龙老师学习晋胡演奏。

  1999年3月,进入孝义市碗碗腔剧团工作。期间跟随孟子争、李春新老师及国家级传承人田学诗等老师学习碗碗腔板胡演奏以及碗碗腔音乐的设计。现为孝义市碗碗腔剧团板胡主奏师。

  参与伴奏的碗碗腔剧目有《状元与乞丐》《逼婚记》《风流父子》《风流婆媳》《风流姐妹》《酸枣坡》《仁义巷》《赵五娘》《福寿镜》等;参与碗碗腔音乐唱腔设计的有:本戏有:《王华买父》《锯树留邻》《卷席筒》《黄土寨》等。折子戏《杀宫》《奔袭》《情系山里娃》等。创作的碗碗腔戏歌有《好日子》《同圆中国梦》等,其中《同圆中国梦》获市“五个一工程”奖。

  张立海,男,1977年6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山西省孝义市阳泉曲镇吕居堡村人。现在碗碗腔剧团工作。进团后跟随国家级孝义碗碗腔传承人张建琴老师、碗碗腔剧团优秀男演员王耀光等老师学习。

  1999年7月,毕业于山西省戏曲学校。同年进入碗碗腔剧团工作。主要排练上演的剧目有:《福寿镜》《卷席筒》《赵五娘》《状元与乞丐》《逼婚记》等。

  田大雨,男,1991年3月出生,高中学历,山西省孝义市中阳楼街道办事处楼西村人。从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木偶戏的表演及雕刻制作。

  2012年12月,在孝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成立民间传统文化展演团从事孝义皮影戏、木偶戏表演。

  2013年到2018年先后在山西省王家大院、大同云冈石窟等景区组团演出,现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御温泉度假村景区常年演出。

  2012年,赴浙江宁波参加全国第七届优秀儿童剧目展演大型神话木偶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荣获“优秀演出奖”。

  2014年,赴四川南充首届中国南充国际木偶周参加大型神话木偶剧《义虎千秋》,获“优秀剧目奖”。

  2015年,赴台湾六个县市参加大型神话木偶剧《义虎千秋》,获“两岸文化交流贡献奖”。

  穆永明,男,1985年7月出生,中专学历,孝义市崇文街道宋家庄村人,2003年,毕业于山西省戏曲职业学院学习戏曲专业。现在孝义市皮影木偶剧团工作。

  2012年,赴浙江宁波参加全国第七届优秀儿童剧目展演大型神话木偶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荣获“优秀演出奖”。

  2014年,赴四川南充首届中国南充国际木偶周参加大型神话木偶剧《义虎千秋》,获“优秀剧目奖”。

  2015年,赴台湾六个县市参加大型神话木偶剧《义虎千秋》,获“两岸文化交流贡献奖”。

  刘亚丽,女,1982年10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孝义市中阳楼街道楼东村人。现在市皮影木偶剧团工作。

  2007年在《刘胡兰》剧中扮演刘胡兰和石五则的角色,在中国唐山皮影艺朮展演中获“集体二等奖”;

  2012年,赴浙江宁波参加全国第七届优秀儿童剧目展演大型神话木偶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荣获“优秀演出奖”。

  2014年,赴四川南充首届中国南充国际木偶周参加大型神话木偶剧《义虎千秋》,获“优秀剧目奖”。

  2015年,赴台湾六个县市参加大型神话木偶剧《义虎千秋》,获“两岸文化交流贡献奖”。

  程海香,女,1956年2月出生,孝义市下堡镇颉颉堡村人。退休于市皮影木偶剧团。

  2007年——2008年,在孝义皮影木偶影视基地参加拍摄木偶剧《不亦乐乎》,该剧获得美国第42届国际电影节儿童节目银幕奖。

  2011年,为庆祝辛亥革命100周年,参加20集大型电视木偶剧《救国》的排练。

  2012年加入了孝义市秧歌研究会,师从省级秧歌传承人张锐丰学习孝义秧歌。

  2012年加入孝义市秧歌研究会,受省级秧歌戏传承人张锐丰传授,学习孝义秧歌戏。

  2017年在本村成立起秧歌队,2018年和孝义市秧歌研究会合作成立孝义市秧歌研究会第二分队。

  宋晶晶,男,1984年12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山西省孝义市柱濮镇上令狐村人。现为山西羊羔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副主任。

  苏祖田,男,1990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孝义市兑镇镇偏店村人。现为山西羊羔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2013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新闻系。同年9月进入羊羔酒厂工作,先后拜张兆瑞、孟庆国两位酿酒传承人为师学习羊羔酒传统手工酿造技艺。

  杨树茂,男,1950年6月出生,孝义市北梧桐人。高中学历,1970年开始从事梧桐长山药的种植与栽培。1975年跟随父亲杨金生研究、种植农作物,其中梧桐长山药最具特长。2017年组建了孝义市丽锦果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梧桐长山药的种植及传承工作。

  张超,男,1991年4月出生,本科学历,孝义市兑镇镇杏野村人。现在吕梁杏野陶业有限公司工作,从事杏野砂锅开发与制作等工作。

  2018年,参加了由太原理工大学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陶瓷烧造技艺班。

  2019年,组织创办了杏野砂器创新技艺研究室,专门从事砂器的工艺传承及新器型的开发和制作,参与开发了砂茶器、砂酒器等新产品。

  2018年荣获山西省农业农村第三届山西省农村创业创新一等奖;2018年荣获孝义市委、孝义市人民政府农业现代化‘四十’工程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赵志雄,男,1991年8月出生,高中学历,孝义市梧桐镇南曹村人。跟随父母亲学习孝义地方特色美食石头饼传统制作技艺。

  陈建功,男,1974年12出生,初中文化,孝义市西辛庄镇康家沿村人。孝义市面塑协会会员。1985年跟随舅父从事民间传统面塑的学习。2000年和吕梁市级传承人王钟老师一同学习创新孝义面塑技艺,现创办了孝义面塑工作室,兼面塑作品销售。

  王宇超,男,1994年7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山西省孝义市大孝堡乡芦南村人。

  2010年,毕业于太原盛世烹饪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式烹饪、中式面点等制作技艺。

  2018年,参加孝义市年俗文化节面塑展示,擅长制作传统面塑人物及现代卡通、动漫人物、花鸟鱼虫等面塑作品。

  郭太华,女,党员,1961年2月出生,山西省孝义市阳泉曲镇克俄村人。市面塑协会会员。

  2019年3月,荣获岚县第十三届面塑文化艺术节“全国面塑产业精品展”最佳传承奖。

  2019年,参加“联合利华饮食策划杯”展示,全国第八届烹饪技能(山西赛)的展示,“汾酒杯”山西省第七届烹饪服务技能竞赛,并荣获特金奖。

  2019年4月,参加孝义首届饭店餐饮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传承非遗面塑文化。

  2019年7月,参加的全国第二届“金手指奖”泥面塑作品评比大赛,荣获铜奖。

  杨翠花,女,1956年11月出生,孝义市大孝堡乡五楼庄村人。市面塑协会会员。

  2019年,参加全国第二届“金手指奖”泥面塑作品评比大赛,并荣获最佳创意奖。同年参加孝义大学面塑讲座。

  赵有连,女,1956年1月出生,孝义市兑镇镇偏城村人。现为孝义市面塑协会会员。

  张瑞清,女,1974年10月出生,中专学历,山西省孝义市胜溪湖街道办事处和平庄村人。师从剪纸传承人郭秀红学习。现在孝义市府西街小学二课堂任剪纸辅导员。

  2017年5月,在宿迁市全国剪纸艺术邀请赛中剪纸作品《吉庆有余》获入围奖。

  李俊新,女,1963年3月出生,山西省孝义市贾家庄村人。师从省级传承人武玉莲学习,现在贾家庄三皇庙剪纸工作室工作,并任3所学校的剪纸课程辅导老师。

  剪纸作品《晋剧戏曲人物》获得2015年“山花杯”山西剪纸精品优秀奖,作品被太原美术馆收藏并颁发捐赠证书。

  剪纸作品《义虎报恩》在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评选中荣获铜奖。剪纸作品《孝行天下》被宿迁市美术家协会评审入围奖。作品《仙女赏花》荣获孝义第十二届三皇文化节剪纸作品展二等奖。

  褚爱云,女,1977年8月出生,高中学历,山西省孝义市中阳楼街道办事处桥南村人。跟随省级剪纸传承人武玉莲老师学习剪纸,并在老年大学授课。

  李永鸿,女,1974年9月出生,高中学历,山西孝义市柱朴镇贺南沟村人。2010年跟随省级传承人王永耀学习64式活步大架太极拳。

  田祥赟,男,1949年10月生,山西省孝义市下堡镇上坞头村人。国家社会体育二级指导员,国家二级裁判员。现任孝义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孝义市太极拳协会副主席。

  1962年,师从老艺人杨文义先生(艺名鸡毛丑)学习基本功、猴拳和长拳八年。

  2010年,赴湖南怀化,开始和陈式太极拳第二十代传承人刘义举先生学习陈式太极拳。

  2015年,正式拜刘义举先生为师,成为陈式太极拳第二十一代传承人。获孝义市老年人体育协会2015年度“先进个人”。参加孝义市首届职工太极流大赛,荣获太极拳金奖,太极剑银奖。

  武永德,男,1990年11月出生,高中学历,山西省孝义市振兴街道盐锅头村人。师从省级传承人武俊礼老师学习唢呐。现任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孝义市老体协音乐家协会理事。

  武志根,男,1951年5月出生,孝义市大孝堡乡五楼庄村人。1968年跟随本村师傅武棉青学习唢呐,胡胡,笙等乐器。现在张家庄村委老年活动中心开展文艺活动。

  1985年,成立民间吹打乐队至今,承办孝义民间吹打乐的吹奏业务和传承工作。

  贾光耀,男,1992年10月出生,河南省太康县人,大学专科学历。2015年,毕业于河南省郑州市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习临床医学。先后在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山东省文登骨科医院学习骨科相关知识,现就职于孝义正骨医院,从事正骨疗伤法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宋殿斌,男,1971年5月出生,高中学历,山西省孝义市新义街道贾家庄村人。师从贾家庄婚俗省级传承人燕福金从事汉民族婚俗的传承和业务培训工作。

  每年组织三皇庙年俗文化节婚俗活动和传统庙会婚俗展演活动。2017年协助山西省电视台“晋善晋美”栏目组拍摄《婚俗》节目,并在山西省电视台播出。

  张秀琴,女,1971年3月出生,高中学历,山西省孝义市崇文街道办事处苏家庄村人。

  2012年,注册孝义市句号殡仪服务有限公司,承接丧葬业务及丧葬礼俗的传承工作。

  郝桂丽,女,1949年12月出生,中国员,孝义市北梧桐人。1980年担任北梧桐村支部书记后,购置竹马道具、组织村民恢复编排上演了竹马舞,每年元宵节参加市里组织的街头表演。

  刘孝生,男,1953年12月出生,山西省孝义市胜溪湖街道办事处封家峪村人。1973年跟随父亲刘培华组织本村文艺表演队,编排上演传统舞蹈“跑竹马”。

上一篇:【48812】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这个要点项目有新进展! 下一篇:【48812】中电建云浮冲旺岭2000万方年砂石大矿今天开工 估计2025年投产